2023年我国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7.8%,沿海部分外贸服装企业出口转内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压力之下,四川服装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四川琪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出击,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数字化转型。
四川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可行?近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与省工商联共同组成的联合调研组,走进这家企业寻找答案。
走进琪达集团生产车间,在一条组装流水线上,袖口、衣领、前襟等一个个西装“零部件”被悬挂在智能衣架上,经过智能吊挂传输系统,被自动精准传送到一个个工位上,加工完成后,衣服又被自动传输给下一个环节,不用再靠人工搬运、取件。
这只是琪达“智改数转”的“冰山一角”。西装定制分为裁剪、缝制、整烫、包装四大环节,共计300多道工序,所有环节被一个看不见的“数字系统”指挥掌控。通过车间内的电脑屏幕,可以实时掌握工人的工作内容、产量,每道工序的时长和每件衣服的流向都能看到。
不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并不是特别容易。“至少要迈过资金、技术、人才三道坎。”公司信息部部长张诘说,资金是最大的难题。琪达的这次转型,3年投入2000多万元,相当于公司一年的全部利润。“智改数转”的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就需要企业有魄力和战略眼光。
其次,是技术难题。“国内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很少,要靠企业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张诘举例,进行系统和软件开发的科技公司不了解服装生产的基本工艺,而服装企业又不懂数字技术,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传统产业和数字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未解决这个问题,琪达专门把省内一家科技公司请进门,按照服装生产的需求来做系统的定制化开发,“刚开始研发出来的系统不一定适配,只有慢慢调试。”张诘说,目前研发过程已持续两年多,预计今年4月才能结束。
最后,还有人才关。“传统企业大多数都没有数字化管理人才,但数字化转型后,要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张诘介绍,未解决人才难题,今年公司新招了3名运维工程师。
转型已初见成效:智能量体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效率提高5倍,测量数据还能实时“上云”,生成智能订单;智能裁床4分钟就能裁剪一套西服,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整个交货周期从90天缩短至45天,仓库存储下降了17%;单日产量较以前提升了30%左右。
纺织服装产业是四川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有上千家纺织服装企业,服装行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其中约70%服装企业从事工装职业装生产,工装市场占有率占全国三分之一。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大部分服装企业已经意识到“智改数转”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理念、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很多企业仍在观望之中。此外,由于行业间的壁垒,转型初期的企业常常遇到“软件不好用”“系统不适配”等问题。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杨璐铭指出,重点是解决跨行业融合的挑战。“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服装企业的任务,也需要结合自动化、智能化乃至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跨行业合作来实现。服装企业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主动促进不一样的行业间的交流学习,才能更好了解彼此的需求,实现产业的深层次地融合和‘双向奔赴’。”
在技术方面,数字化转型还要满足服装行业的典型特征——“小单快反”(小批量生产,对市场快速反应)。
杨璐铭指出,近年来许多企业引入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在同一类型、同一款式的大批量生产情况下,效率非常高。但这些设备更适合大批量的单一产品生产,而服装潮流、款式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这就要求服装企业对市场快速做出一定的反应,调整款式,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全新生产形态。
琪达已率先做出探索。“数字化转型后,我们通过APS智能排程系统,能依照订单信息、面料到货情况、交货时间、产品相似度等数据,智能调配生产任务,一条流水线多款不一样的颜色的衣服,生产线由过去的单一生产变成了复合式柔性生产。”琪达集团董事长彭家琪用“革命性”变化来形容这种生产模式的改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琪达的探索对省内企业具有指导意义。杨璐铭认为,琪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走在前列,特别是在一些共性场景上的技术路线,可以为省内其他服装公司可以提供参考。
“通过标杆项目示范带动,有助于推动行业更快转型。”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杨淑琼表示,今年全省将在两三家服装企业启动“智改数转”项目试点,探索出企业样本,在行业示范推广。并且要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适应当前消费需求变化。